互动答题 科普知识
46.IC-750电台

    IC-750是日本ICOM(爱可慕)公司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业余无线电台爱好者出品的一款高性能100W短波电台。IC-750采用较为复杂的线路,提供了优良的性能。IC-750支持短波10米~160米间各业余波段的发射和短波全频段接收。由于IC-750接收性能优秀,所以国内有很多专业单位也使用该款短波电台。

47.无线电监测系统

    这是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在90年代初使用的一套无线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出品,可以监测20~1300MHz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并具有频谱功能,配合定向天线能初步判断信号的来源方向,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该无线电监测系统主要测量接收机ESVP、频谱显示器EZM、调制度分析仪FAM、绘图仪、天线方向控制器、控制计算机、电源EMI滤波器组成。

48.R&S HE309 有源天线

       HE309有源天线是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出品的一款高带宽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垂直极化信号。HE309天线虽然只有1。2米高,但可以覆盖20MHz~1300MHz频率范围。凭借内部高性能有源信号放大线路,对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又能较好地底噪控制。小巧的体积使得HE309既可以用于固定监测站,也可以用于临时移动监测站。HE309天线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过100000小时,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监测领域,成为很多无线电监测系统的标配全向接收天线。

49.国内无线电发展大事记

     1897年  《时务报》于5月2日刊出译文《无线电报》,介绍无线电发报这一新鲜事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无线电”一词。
     1899年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利的满清政府,在整顿军备中意识到加强军事通信设施的重要,因而首先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开始设立火花式收发报机,广州成为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
     1905年  北洋政府在天津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学堂,学员是从当时北洋新军中选拔出来的25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而又了解电学的士兵,随受聘的意大利海军军官葛拉斯学习无线电技术。从英商马可尼公司购得七部火花式电报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年  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台,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的开端。
     1911年  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在北京东便门和南京狮子山设立无线电报机,成功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试验。辛亥革命时,南北有线通信阻断,全靠这两地的试验电台沟通。
     1912年  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是年,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
     1913年  最早的邮电学校和无线电报局建立。同年,北京无线电报局在东便门外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
     1919年  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东便门北京无线电报局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应用真空管无线电接收机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6月28日,将直接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
     1920年  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3年  1月,美国人奥斯邦(E。G。Osborn)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所属广播电台在上海外滩广东路上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  10月,中国第一座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始人刘瀚)。
     1927年  3月,第一个私营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同年5月,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9月,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
     1927年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之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
     1928年  民国政府在南京开办中央广播电台(呼号XKM)。
     1929年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福康里9号建立了第一座秘密电台。次年1月与设在香港的南方局实现通报。
     1932年5月,红军在原无线电训练班基础上,在瑞金建立第一所红军通信学校。
     1940年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2月30日开始播音(呼号XNCR),这天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新中国建立后,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49年  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邮电部,下设电信总局。
   1958年  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中央电视台开始黑白电视试播。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并以20。009兆赫频率发射《东方红》乐曲。
     1973年,北京、上海卫星通信地球站交付使用。中国与44个国家建立了卫星通信渠道,开放了电报、电话、广播节目传送等业务。中国的无线通信从以短波通信为主进入了以卫星通信为主的新时期。
     1973年  北京电视台于5月1日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同年10月1日转为正式播出。
     1982年我国第一次卫星通信和电视传播试验获得成功,参加试验的共有十个卫星通信地面站。
     1982年  上海市邮电管理局正式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通信设备向社会提供移动电话业务(容量仅为20户),这是中国建设的首个移动电话系统。
     1983年  我国开始发展寻呼业务。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1984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于4月8日发射成功。
     1985年  我国开始利用(Intersat)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辟了中国卫星广播电视的新纪元。
     1988年  3月7日,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C波段通信广播卫星。
     1993年  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128号令)。《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新历程,为促进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加强无线电管理提供了法制依据,它是我国无线电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4年  我国建成第一个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第一的大网。
     1995年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1997年  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漫游。
     2000年  ITU公布了WCDMA和CDMA2000两种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3G)标准。2003年ITU正式将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制式也纳入国际3G标准行列。

50.国际无线电发展简史

       任何一项伟大的科学成果从发现到为人类利用,往往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和积累,无线电的发现和技术发展亦不例外。从最初电报的出现,到今天无线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无线电技术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凝结了世界各国成千上万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人员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努力。
       1837年  美国科学家莫尔斯·芬利·布里斯发明了“点和线”的莫尔斯码,被用来远距离传递信息。
       1873年  麦克斯韦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确立了像可见光一样的电磁波。
       1887年  赫兹演示了麦克斯韦尔验证的电磁波的存在。
       1894年  洛奇爵士用粉末检波器检测无线电波,并演示无线电波可传送信息。
       1895年  意大利人古列尔莫·马可尼提出用天线、地线来加强电磁波的发射能力,并发送了第一条无线电信息。次年,马可尼在柏林实现了船和海岸之间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新纪元。
       1899年  马可尼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首次进行国际无线电通信。
       1901年  马可尼在康沃尔和纽芬兰之间(3540公里),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使无线电达到实用阶段。
       1925年  英国科学家约翰?罗杰?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机。
       1932年  马可尼在梵蒂冈和罗马教皇办公住地之间架设第一条微波电话链路。
       1932年    国际电报公约与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合并为国际电信公约,并自1934年起正式改称为国际电信联盟(ITU)。
       1935年  沃森·瓦特在英国研制成第一台实用雷达系统。
       1947年  ITU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建立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
       1954年  美国在世界上首次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963年  世界第一颗对地静止轨道通信卫星Syncom-1发射成功,试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和电话传输,解决了卫星通信的实际应用。次年,又成功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实现了美、欧、非三大洲的现场电视转播。
       1966年    苏联无人驾驶宇宙飞船“月球9号”首次在月球表面着陆,并从月球上通过无线电进行图像传输。
       1971年  ITU第一次举办世界电信展览会和研讨会TELECOM71。
       1973年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马丁·劳伦斯·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移动电话。
       1993年  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3)和无线电通信全会(RA-93)。
       1996年  法国开播了第一个商业化数字电视广播。
       2000年    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对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业务划分了新的频段。
       201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世界无线电日,旨在宣传无线电作为通信载体,在促进教育发展、信息传播以及自然灾害中重大信息发布等发挥的重要作用。

1234
  • 4/4